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和小编一样,身体一旦有点不舒服就开始紧张,忍不住百度一哈是怎么回事,查着查着,有点不对劲了,你发现自己可能时日不多了……
比如朋友Li:她刷牙经常牙龈出血,持续了一年多,实在憋不住,去百度查了一下,说是血液病,差点没吓死!经过检查,原来是牙结石过多,需要洗牙了……
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什么?不要随意在网上看病,请在身体不舒服时及时就诊,牙齿问题同理。
这时候可能又有网友不服气:我的牙齿有点松动,我不在网上搜索,直接拍张牙齿高清照片给你哦,你总该知道怎么治吧?
真的,大部分牙医遇到这种问题总是哭笑不得,不是医生不专业,也不是经验不足,而是线上看牙,真的没那么简单!
1、大多数人不能准确描述病情
像上面那位网友提到的牙齿松动问题,医学上将牙齿松动分为三度:
Ⅰ度:松动度超过生理动度,但幅度在1mm以内;Ⅱ度:松动幅度在1~2mm间;Ⅲ度:松动幅度在2mm以上。
不同的松动度,决定牙的去留命运。该拔除,还是能挽救?这都需要现场检查。
对于患者来说,不懂得准确描述病情非常正常。毕竟牙齿的一些症状是难以自察,牙医也是通过探针、口镜、充足的灯光才能全面探查病情。
要是牙医自己不经检查,徒手描述以及确定自己病情也是很难的。医学个严谨的科学,不经过仪器检测和牙医亲眼检查,很容易误诊。如果贸然帮你下判断,出现问题,你是不是会骂“这个庸医”啊。
2、病情的复杂性
一个简单的症状,可能对应不同的病。比如总是有患者问:我吃冰淇淋的时候,总是牙酸疼是怎么了?
跟你说哦,有以下几种可能:①牙齿敏感(牙本质过敏);②龋齿;③牙髓炎;④牙隐裂等。
这时候千万别问:要治疗几次?需要多少费用?至少先让牙医看到你的牙齿,检查确认是哪一种情况,对症处理,否则一切都是空谈。
3、看照片不如来拍牙片
牙齿由牙冠和牙根两部分组成,牙冠又分为牙釉质、牙本质、牙髓,除了外层的一点牙釉质,牙齿里面出了问题,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。患者自己拍摄的口腔图常常无法让牙医们准确治疗。
而拍牙片就像开车有驾驶证一样,是为了科学诊断,避免误诊和盲操作,避免那些不必要结果的发生。
牙片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手段之一,其作用是:在治疗前用于发现病变程度、范围;治疗中引导治疗、确定治疗范围和治疗深度;治疗后观察疗效。
一般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都会要求患者在治疗前拍牙片,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性和成功率。
既然这样,那朋友圈有个牙医朋友有什么用?!
第一,当然是提供最专业靠谱口腔健康知识。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,预防重于治疗,而牙医大多爱科普(比如我们),在牙医看来,让朋友保持口腔健康比牙齿出现问题找他们更有意义,更有成就感。
第二,即便牙齿出现问题,切勿轻信网络搜索,第一时间找牙医朋友,他会帮做出初步判断,提出进一步的检查就诊建议,站在专业角度为你着想,让你的牙齿少受罪!
人生短短几个秋,看牙一定要选择正规口腔医疗机构,交一些靠谱的牙医朋友!(小声:比如我们)(文章来源:爱尚大众口腔)